7 月 22 日,2025 年全国柔道积分赛(第四站)在山西体育中心汾酒体育馆正式拉开帷幕,来自全国 34 个地区的 550 余名运动员、教练员齐聚龙城,为争夺第十五届全运会参赛资格展开激烈角逐。作为国内柔道项目最高水平的积分赛之一,本站赛事不仅是全运会资格的 "预选赛",更是检验各省市柔道梯队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。
一、赛事背景:全运会积分赛的关键一站
本次山西站是 2025 年全国柔道积分赛五站中的第四站,此前已在重庆、台州、天津完成前三站较量。作为国家体育总局 2023 年新设立的赛事体系,积分赛采用 "以赛代练" 模式,通过全年五站分站赛 + 资格赛的层层筛选,最终确定全运会决赛阶段参赛名单。山西省重竞技运动中心主任张占文介绍,五站比赛结束后,全国每个级别排名前 16 的运动员将获得参加资格赛的机会,最终只有排名前列的选手才能站上全运会决赛场。
赛事规则严格对标国际标准,采用国际柔道联合会(IJF)最新裁判规则,竞赛形式为单败淘汰四分之一复活制,各级别前 16 名选手将获得相应积分。这种赛制既保证了比赛的激烈程度,又给予选手更多晋级机会,尤其考验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和战术应变能力。
二、参赛规模:覆盖全国的柔道群英会
本站赛事吸引了来自北京、上海、广东、内蒙古等 34 个省市自治区的代表队参赛,参赛总人数达 550 余人,创本年度分站赛新高。值得关注的是,内蒙古队派出了上届全运会男子 81 公斤级冠军扎拉赛参赛,这位 2024 年全国锦标赛男子 90 公斤级冠军选手,此次将在新级别上接受更多挑战。天津队则由 2023 年全国积分赛哈尔滨站冠军李瑞毫领衔,这位男子 100 公斤以上级的实力派选手,此前已在积分排行榜上占据前列。
除成年组选手外,赛事还吸引了不少年轻面孔。来自山西本土的 00 后小将王浩宇表示,能在家门口与全国高手过招,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:"虽然对手实力很强,但我会全力以赴,争取拿到更多积分。" 这种 "以老带新" 的参赛格局,正体现了中国柔道运动梯队建设的成效。
三、山西筹备:高标准打造赛事保障体系
为承办好本次赛事,山西省体育局组建了由体育、公安、卫生等多部门参与的赛事组委会,下设综合协调、新闻宣传、后勤保障等 8 个专项工作组。赛事场地山西体育中心汾酒体育馆,曾作为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柔道比赛场馆,拥有可容纳 3000 名观众的专业设施,其运动木地板、智能灯光系统和高清转播设备均达到国际赛事标准。
在赛事组织方面,组委会特别强化了反兴奋剂工作,赛前组织全体参赛人员进行反兴奋剂培训,并严格执行赛时抽检制度。"我们不仅要确保比赛公平公正,更要通过赛事传播柔道运动的正能量。" 山西省柔道协会秘书长刘建军表示,赛事期间还将举办柔道文化展示、青少年体验活动等配套内容,推动柔道运动在山西的普及。
从参乐鱼网官网赛名单看,本站赛事呈现 "南北对抗、新老交替" 的格局。传统强队如北京、天津、内蒙古继续派出主力阵容,而重庆、贵州等新兴力量也派出多名潜力选手。在男子 - 66 公斤级项目中,陕西队的张凯在今年首站比赛中获得第五名,此次有望冲击更高名次;女子 - 48 公斤级则可能上演 "津苏对决",天津队惠欣冉与江苏队王珏瑶的较量值得关注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赛事特别设置了 "技术创新奖",鼓励选手使用高难度技术动作。这种导向性设计,既符合国际柔道发展趋势,也为年轻选手提供了展示舞台。国际级裁判李建军指出:"近年来中国柔道在技术创新方面进步显著,像内股、大外刈等传统技法与现代摔法的结合运用,已成为不少选手的制胜法宝。"
五、山西柔道:借力赛事推动本土发展
作为东道主,山西柔道队本次派出 23 名选手参赛,涵盖全部 14 个级别。尽管整体实力与传统强队存在差距,但近年来通过 "请进来、走出去" 战略,山西柔道已取得长足进步。省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,目前全省已建立 3 个省级柔道训练基地,每年举办青少年柔道锦标赛等 10 余项赛事,注册运动员超过 800 人。

"承办全国性赛事,对山西柔道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。" 山西省体育局局长赵雁峰表示,未来将以此次赛事为契机,推动柔道运动进校园、进社区,同时依托山西体育中心等场馆资源,打造常态化的柔道培训体系。这种 "以赛促建、以赛促训" 的模式,正成为中西部省份发展竞技体育的典型样本。
随着首日比赛的展开,男子 - 60 公斤级、女子 - 48 公斤级等项目的较量率先打响。赛场上,选手们身着白色柔道服,在榻榻米上展开激烈攻防,一次次精彩的一本得分赢得观众阵阵喝彩。这场为期 4 天的柔道盛宴,不仅将决定全运会参赛资格的归属,更将见证中国柔道新生代力量的崛起。正如张占文主任所言:"每一场比赛都是一次成长,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赛事,为中国柔道注入新的活力。"(完)